10月23日下午,伟德BETVlCTOR1946舉辦了以“‘當時隻道是尋常’——将日常問題和身邊工作轉化為研究靈感的思維訓練”為主題的分享講座,本次活動邀請到了顧天奇博士進行經驗分享。顧天奇博士為澳大利亞蒙納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講師,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多模式交通、共享交通、主動式交通和街道更新等,發表論文50餘篇,并擔任《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等多個國際期刊審稿專家。顧天奇博士尤其擅長将實際工作與學術研究結合,在加入高校之前,他在工程咨詢和規劃行業工作14年,獲得國際、全國和省級工程咨詢、規劃獎項多項,并獲得2023年世界城市和區域規劃協會優勝獎 具有豐富的學術和工程工作經驗。活動由交通運輸教工黨支部書記王翔主持。
顧博士在本次報告中着重圍繞“如何将日常問題轉化到研究課題”這一關鍵問題與同學們展開交流。顧博士從人的探索天性開始談起,提到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和成長圈,而在這兩個圈層間起到連接作用的則是目前我們需要經曆與克服的“Fear zone——恐懼圈”,發現有研究價值的課題往往離不開日積月累的觀察與千錘百煉的思考。
随後,顧博士以蘇州十全街近期新的道路建設舉例,自然地将這一看似簡單的現象聯系到了交通領域,從分析建設者的目的的過程中,我們收獲了深度思維的訓練。除此之外,顧博士還強調了處于“識别問題”初期階段的本科生們應學會大膽提出假設和質疑,這是我們發現具有研究價值的課題的重要技能。
此次成長陪伴活動現場,同學和老師們熱情高漲,積極與顧博士進行交流互動,分享心得感悟,通過這次顧博士的報告,同學們更加具象化地了解到了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研究性思維的方式途徑,這将為以後開展專業領域更深層次的課題研究打下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