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交通 面向未來

伟德BETVlCTOR1946是應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而面向行業設立的新型工科學院,成立于20085月,學院面向交通運輸行業辦學,以軌道交通為特色;20128月,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城市軌道交通系和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系并入;20178月,學院名稱由“城市伟德BETVlCTOR1946”調整為現名。學院現位于陽澄湖校區。

學院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在國家“交通強國”戰略和蘇州大學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學院瞄準“交通強國”戰略對高層次工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圍繞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以建設“安全舒适、快捷高效、綠色智能”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背景,進一步加強與行業之間的雙向互動和全面合作。聚焦軌道交通和智能交通領域,聚力内涵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推動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把學院辦成特色鮮明、水平一流的軌道交通專門人才培養基地和交通運輸科研創新與社會服務高地。

(二)師資雄厚 學科健全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91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9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2人,江蘇省特聘教授1人,江蘇省優青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青年骨幹教師2人,江蘇省“雙創博士”5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3人,江蘇省科協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2人,蘇州大學教學名師1人,東吳學者1人,講座教授5人,兼職教授8人,産業教授6人。

學院現有交通運輸工程系、車輛工程系、土木與環境調控工程系、信号與控制工程系等4個系科,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本科、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學院設有車輛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管理、軌道交通信号與控制、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6個本科專業,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車輛工程、模式識别與智能系統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交通運輸專業學位碩士點,以及智能交通科學與技術二級學科博士點。

(三)競賽創新 交流廣泛

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053人,全日制研究生246人,在“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素質”的人才培養理念引領下,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支持和帶領廣大同學參與各級創新項目。近三年獲得國家級獎項93項,省級獎項221項,總計314項。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間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凱西西儲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知名高校達成研究生培養合作項目;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的各類出國境交流項目,資助研究生參加國際會議,為學生拓寬視野、提升專業技能和就業競争力創造條件。

(四)資源豐富 科研強勁

學院與國内外多家著名交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緊密的教學科研和戰略合作關系,如蘇州軌道公司、蘇州高新有軌電車有限公司、中鐵建工、中鐵五院、中鐵十局、蘇交科、華設集團、中國北方車輛等。近年來,學院聯合大院大所,共謀發展,與蘇州軌道交通公司聯合成立軌道交通研究中心,與悉地國際、高德地圖等成立未來交通聯合實驗室。

學院建立了多個教學科研支撐平台,2022年,學院獲批省級科研平台——江蘇省智慧城軌工程研究中心,圍繞“智能基建”、“智能運營”、“智能裝備”及“智能運維”開展系統性研究,推動智慧城軌産業鍊建設,助力産業升級,截至2022年底該中心已投入研發經費近千萬。學院建有省級教學實踐中心——江蘇省軌道交通實踐教育中心,國家級節能型空調實訓基地,組建了蘇州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重點實驗室、蘇州市軌道交通安全與裝備重點實驗室、蘇州市軌道交通視頻大數據雲平台、蘇州大學未來交通聯合實驗室、蘇州大學交通工程研究中心、蘇州大學工業測控與設備診斷研究所等科研平台。近5年學院共承擔了3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餘項各類省級項目,以及280餘項面向行業的橫向項目,師生發表高質量核心論文500餘篇。

(五)就業優質 名校深造

近年來,随着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的迅猛發展,尤其是蘇州、杭州、甯波、無錫、南通等城市地鐵的建設和開通運營,軌道交通相關專業技術人才需求旺盛。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和蘇州大學強大的多學科教育資源,為學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大學生創就業注入了活力。學院高度重視人才培養的質量,曆屆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5%,在蘇州大學各學院就業率統計中名列前茅。畢業生廣受社會歡迎和好評,為國家與社會培養了大量的軌道交通行業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在交通類及相關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工作,有相當一部分成為了各條戰線的中堅力量。在向社會輸送優良人才的過程中,學院不僅做到了高量,更貫徹了優質的理念,近三年繼續深造的學生比例都在30%以上,其中2021年本科生升學率高達49.5%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