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學子在全國暨江蘇省大學生力學競賽中榮獲佳績

欄目:教學信息  發布時間:2017-11-23
       為紀念著名力學家和教育家周培源先生,中國力學學會和《力學與實踐》編委會于1988年舉辦首屆力學競賽活動。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力學學會、周培源基金會于2017年5月21日共同主辦“第十一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本次競賽由中國力學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和《力學與實踐》編委會承辦,中國力學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湖南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協辦。參賽人數超過2.3萬人,考生遍及30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其中江蘇省參賽人數為2827人。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每兩年舉辦一次,是全國級别最高的大學生力學競賽。同時,該競賽獲獎比例極小,是競賽類中獲獎難度較大的競賽之一。

       2017年初,我院姚林泉、李成和沈紀蘋三位老師接受蘇州大學教務部及學院委托,在全校範圍内選拔和組織工科專業學生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暨第十屆江蘇省大學生力學競賽。為了挑選出成績優秀且熱衷于競賽的同學代表蘇州大學參加這次競賽, 3月12日上午,來自全校各大工科專業的100多名學生參加了選拔賽,當天完成閱卷工作并選拔出53名優秀學生進入輔導和參賽環節。競賽輔導地點為陽澄湖校區1A102和1A401教室,選用《基礎力學競賽與考研試題精解》為主要參考書,采用課堂授課、課後訓練、集中答疑的方式。競賽輔導從3月中旬持續到5月19日,每周一和周四輔導兩個晚上,每次固定時間18:00-21:00為課堂授課3小時,講課結束後再為學生答疑。5月21日,輔導老師帶隊赴常州參加競賽,競賽時間從上午8點30分持續至12點,當天返回蘇州。7月初從競賽組委會傳來消息,我校學子再創佳績,共有31人獲得省級獎勵(獲獎比例為58.5%),包括省級特等獎3人,省級一等獎8人,省級二等獎20人,其中省級特等獎為蘇州大學在該項賽事成績中的新高。國家級獎勵方面,7人獲得全國三等獎,16人獲得全國優秀獎,其中全國三等獎也是代表蘇州大學獲得最多的一次。我院獲獎學生名單如下表1所示:

表1. 個人理論賽伟德BETVlCTOR1946獲獎名單

       值得一提的是,伟德BETVlCTOR1946一直重視學生數理基礎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理論功底與大賽實踐相結合,并為本次競賽營造競争與互助氛圍。同時,本次競賽得到了學校層面的統一組織和支持,因此本屆在獲獎人數和獲獎等級上比往屆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伟德BETVlCTOR1946在僅有車輛工程專業學生系統學習相關力學課程的背景下,獲獎數量超過全校獲獎總數的一半,充分說明伟德BETVlCTOR1946力學基礎教育細緻和紮實。圖1是在本次力學競賽中獲獎的伟德BETVlCTOR1946學生合影。

圖1. 2017力學競賽獲獎的伟德BETVlCTOR1946學生合影

       由于我校在個人理論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因此獲得了繼續參與第十一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基礎力學實驗”團體賽的資格。蘇州大學教務部繼續委托伟德BETVlCTOR1946姚林泉、李成和沈紀蘋三位老師組織和輔導基礎力學實驗競賽環節。結合個人報名,從個人理論賽全國三等獎的獲得者中挑選出4名佼佼者參加實驗競賽,他們分别是來自伟德BETVlCTOR1946的宦冬、易楷、機電工程學院的孫琪和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的何鵬。實驗競賽從7月中旬開始輔導,持續到8月7日比賽前一天,輔導和訓練場地為陽澄湖校區交通大樓的教室和材料力學系列實驗室。8月7日至8月9日三天,來自全國41所高校的參賽師生齊聚南京,參加在河海大學江甯校區舉辦的基礎力學實驗競賽,圖2為參賽隊伍合影。本次實驗競賽分為兩個階段,即個人理論筆試與團體實驗操作賽,個人理論筆試持續1個小時,團體實驗操作賽持續5個小時。圖3為團體實驗操作賽前,我校參賽隊在适應現場時接受教師輔導。圖4為團體實驗操作賽後,輔導老師參觀學生實驗賽作品。經過三天的緊張角逐,我校在團體賽中獲得全國優勝獎。其中,伟德BETVlCTOR19462014級車輛工程專業宦冬同學,獲得了基礎力學實驗個人省級二等獎。圖5為參賽學生在比賽場地合影,自左至右依次為宦冬、何鵬、孫琪和易锴。最後,結合5月份的個人理論賽成績以及8月份的基礎力學實驗賽成績,我校獲得了本屆力學競賽省級團體一等獎,這是對我校工科學生力學基礎紮實的最好印證,也是對伟德BETVlCTOR1946三位老師辛勤輔導的最好回報,三位老師也獲得了江蘇省第十屆大學生力學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稱号。

圖2. 2017“基礎力學實驗”團體賽參賽隊伍合影

圖3. 2017“基礎力學實驗”我校參賽隊賽前現場輔導

圖4. 2017“基礎力學實驗”我校參賽隊賽後參觀學生實驗試件

圖5. 2017“基礎力學實驗”我校參賽隊賽合影



Baidu
sogou